它是由一种生存于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称为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所引起的。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主要在回肠上皮细胞内的细胞质中繁殖。
一、概述
猪回肠炎又称猪增生性肠病,区域性回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腺瘤病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使感染猪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有时引起死亡。由于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
危害和损失 回肠炎可导致发病猪腹泻、生长速度减慢、死亡率或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瘦肉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等。估计每头猪的损失在5-22美元。美国的年损失高达9800万美元。不同生长阶段猪的感染阳性率不同,公猪和母猪较低,哺乳仔猪(0-24日龄)为1.9%,保育猪(断奶后10-24天)为22.9%,生长育肥猪为12.9%,而后备猪只有0.9%。
病原学 回肠炎的病原是细胞内劳森菌,也有人称之一细胞内劳索尼亚菌。这种细菌严格细胞内寄生,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一些细胞系上培养。细胞内劳森菌呈短杆状,两端呈锥形或钝圆形。在增生的病变组织中尚可分离到其他病原微生物,如弯曲杆菌、猪痢疾密螺旋体、肠病毒和肠道衣原体等。5-15摄氏度粪便中的细胞内劳森菌在空气中2周仍有感染力,对一般的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季铵盐和含碘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直接接触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染源主要是病猪以及现原携带猪,哺乳仔猪有一定的感染率,其传染源可能是母猪,特别是后备母猪,但早期断奶(10-14日龄)并不能防止这种早期传播。已经发现病猪、亚临床感染猪可以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细菌,污染猪栏和猪场的其它区域,通过粪、口途径引起感染。感染猪可间歇性粪便排菌。88%的病例发生在断奶、生长和育肥阶段。发病率高于猪痢疾、猪副伤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潜伏期7-21天,感染剂量越高、潜伏期越短。奇怪的是健康猪感染来自于慢性回肠为病猪的肠黏膜和粪便时,表现为坏死性或急性出血性形式,而分离于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病猪的细胞内劳森菌接种健康猪后,通常会发生慢性疾病,有时也会发生急性出血性疾病。
某些因素可诱发回肠炎,这些因素包括各种应激反应,如转群、混群、过热、过冷、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大、密度过高等;频繁引进后备猪;过于频繁的疫苗接种;突然更换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猪群内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以及饲料中霉菌毒素作用造成猪的抵抗力降低;猪场同时存在其他肠炎病原,如猪疾病密螺旋体、结肠螺旋体、沙门氏菌等。采用全进全出、漏缝地面的猪场发病率较低。猪场规模越大,发病的危险性过大。
三、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生长育肥猪(6-20周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与其它疾病不同,本病的急性型主要发生于育肥猪、母猪和配种群的后备母猪,慢性型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生长猪。
急性回肠炎: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贫血、粪便松软呈焦油样。某些猪可能仅仅表现为皮肤显着苍白、不腹泻,但可能突然死亡。发病猪的死亡率可达50%,而剩余猪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且体况变化不大。妊娠母猪可能流产,大部分流产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天内。
慢性回肠炎:患猪症状轻微,表现为同一猪栏内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粪便很软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样灰色或黄色,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如果发生轻微的回肠炎、腹泻往往不明显,或仅有少数猪腹泻,应难以发现。病猪虽然采食量正常,但生长速度受到影响,因此发病猪栏内猪的体重差别很大。有些猪食欲下降,虽对饲料感举,但往往吃几口就走。病变严重的猪往往发生严重持续性腹泻,使用多种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猪可在发病4-10周后突然恢复正常,生长速度加快,但与正常猪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饲料转化率降低6-25%。
四、病理变化
分为坏死性肠炎,区域性回肠炎、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炎和慢性回肠炎。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末端50厘米处和结肠前三分之一处。回肠病变可按严重程度计分,分数越高,病变越严重。回肠黏膜增厚,有时呈脑回样,横向或纵向增生。大肠黏膜的变化类似于息肉,整个肠壁变厚、变硬。有时仅表现在回盲瓣前的20厘米处,但有时整个回肠变粗、变硬,就像一条像胶管。在增生的同时,有些病猪回肠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表面覆盖有黄色、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浆膜下层或肠系膜水肿。在急性病例可见回肠内有血凝块或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液,外观似一条血肠。
除了回肠的病变,盲肠和结肠前部也有可能出现类似于回肠的病变,但程度较轻。混合感染时病变更复杂也更严重。
五、防制
1. 免疫接种:可预防本病。德国葆灵公司生产的一种品服接种无毒活疫苗。
2. 综合性管理措施:全进全出、严格冲洗、消毒和坚持一定的空栏舍时间,有利于减少病原和阻断传播;在猪舍的门口放置两个消毒脚盆,其中一个盆加入复合酚消毒剂,另一个添加含碘或季铵盐消毒剂;饲养员和兽医不要在猪栏间跨来跨去,以免将粪便带到其它猪栏内;降低应激反应,减少混群、过冷、过热、运输、重扩群等,因为回肠炎通常发生于一个或多个应激因素后的1-3周后,引种时一定要有隔离期,在隔离期内通过用药减少细菌的排放,从而减少病原体的引入。
3.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一定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