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地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天地 >> 疫病防治

鸡腺胃炎的综合诊疗措施

 

鸡腺胃炎的综合诊疗措施

一、名字的由来:
原来叫传染性腺胃炎,腺胃传支,现在业内人士更名为网状内皮增生症。有人说传支,流感也可引起(但流感据观察不会肿胀呈球状这么严重),但目前不确定,不管怎么说,这是由病毒引起。
网状内皮增生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以贫血,消瘦,生长缓慢,胸腺和法氏囊,萎缩,腺胃炎,拉料便为特征。本病可侵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抑制,而导致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加重病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危害很大,本病可造成免疫抑制,生长抑制,采食抑制。本病目前在肉鸡和肉杂鸡上,尤其肉鸡上呈现明显发展趋势,且发病范围广泛,蛋鸡偶发。在现实中发现,腺肌胃炎在鸡场中变化有两种或两种症状混合:
一种是腺胃肿大如球为主,肌内金糜烂较轻的,或肌内金变化不严重。
一种是腺胃稍肿或不肿,增大平软,肌胃糜烂严重。
二、常见发病诱因:
1.饲料营养及原料质量
2.眼病,尤其眼型鸡痘后
3.霉菌及其毒素(主要原因)
4.母带原因  如传贫,
5.疫苗:疫苗受传贫,网状内皮增生污染
6.病毒和细菌病感染后激发
7.饲养管理和环境:如温度高低不匀,温差大。(这是主要诱因)
三、流行特点:
1、肉鸡和蛋鸡均可发生,以肉鸡严重
2、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3、多发生于10日龄后,最早可发生于3-4日龄,病程长
4、病原可垂直传播:发病的鸡多来源于同一种鸡厂,最早可发病于3-4天;水平传播较弱,很多鸡场同一日龄不同来源苗一批发病而另一批不发病,有人让他们非法同居,发现感染率很低。
5、本病轻重和诱发因素有很大关,实践发现,饲养管理好的条件下,不表现严重或明显临床症状。反之,表现明显症状,条件越差,症状越严重。温差大,或温度过高或过低,病变重。
6、本病易继发大肠杆菌。
四、临床症状:
初期精神较好,食欲稍低,仅生长稍慢,发病的初期鸡群兴奋,采食量下降,鸡吃到大颗粒饲料通过腺胃时刮伤腺胃内壁,病鸡疼痛,表现出尖叫;病鸡出于自我保护,不采食大颗粒饲料,喜食颗粒状小的粉料,所以会挑食。在饲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时,病鸡表现为刨料的状态,地面散落的饲料明显增加;挑料,个别鸡打盹,渐渐的发现鸡群中大小鸡分化明显,有的鸡体重仅为正常鸡的50%或更少。整齐度相当差,鸡腿爪发白,失去正常颜色,贫血,羽毛粗糙不光滑,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 有呼吸道症状(许多人当霉形体治疗),流泪,个别肿眼,由于采食低所以粪便前期呈现细条便或干黄散料便,后期由于胃酸分泌减少会造成拉稀过料。个别鸡出现瘫痪,运动失调
五、解剖变化:
腺胃:病鸡腺胃肿胀,有的肿大如球状,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见腺胃可见壁增厚、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乳头肿胀、出血、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肌胃内容物及内金呈黄色,内筋呈龟裂,混有霉菌时有的易脱落,有的内金发白,成块状和溃疡,角质层下形成溃疡灶的症状。肌胃萎缩,胸腺、法氏囊、脾脏严重萎缩。
肠道:如无混合感染,前期肠道肿胀外翻,后期粘膜脱落,变薄,出血。
肝脏肿大,有出血或脂肪浸润或坏死,主表现肝脏硬化和脂肪变性。
部分肾脏花斑肿大。
有的腺胃稍肿或不肿,增大平软,肌胃内金糜烂严重。这种情况主要是霉菌及其毒素中毒造成,目前主要是饲料方面原因,主要造成肌胃糜烂严重呈白色块状,严重者内金和粘膜呈现火山口样溃疡。大群主要表现生长抑制,免疫抑制,采食抑制,因采食同样饲料整群鸡生长速度慢,不像网状内皮增生,大小不匀,这个是整群鸡都小,鸡群中大鸡也比正常鸡小。临床症状见生长迟缓,前期拉干黄料便,后期稀料便,本病肌胃表现严重,均匀度比网状内皮增生高,腺胃稍肿或增大平软。胸腺,法氏囊,脾脏等萎缩。
霉菌及其毒素感染主要感染20天内小鸡严重,大鸡相对偏轻,因此控制20天内不感染或感染轻是目前控制霉菌和毒素造成的腺肌胃炎的最好手段。霉菌和霉菌毒素不是一个概念,霉菌的代谢物有霉菌毒素,因此对霉菌有效药物对毒素不一定有效。由于目前介绍霉菌和毒素危害资料太多,不再详解。
目前念珠菌造成的肌胃炎很多。
种蛋或种鸡受霉菌或霉菌毒素感染,鸡苗出壳后第二三天鸡群中个别出现呼吸道音,抗菌药和病毒药治疗无效
由于饲料厂都加一定脱霉剂,因此料肉比和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且用一家饲料有的得肌胃炎表现重,有的表现轻,可见饲料只是一个方面,除网状内皮增生外,发现腺胃炎严重的除鸡苗外,都有很大的管理漏洞,因此管理应该是个很大诱因。
都想着鸡快快长 ,忽视了小小鸡胃的承受力,因为小鸡脾胃功能不健全。
资料报道:机体B、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对于防止腺胃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细胞免疫在控制此病的发生中作用尤为重要。由此推论:肉鸡近年腺胃炎发病率高肯定与近两年来饲料质量问题和一些垂直传染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有关。
六、生理功能的异常表现:
由于以上各种病因均可导致的消化系统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往往导致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以及代谢活动障碍,致使病鸡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常生理特征。
1. 腺胃的病变以及胃粘膜所分泌的参与促进摄食中枢兴奋的胃肠激素-Ghrelin分泌减少,使得发病鸡群多具有明显的厌食现象。
2. 腺、肌胃的病变使得其无法行使其正常的消化功能,从而导致进入后端消化道的食糜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而表现为渗透性腹泻-----过料现象。
3. 由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使得这种鸡群在发病早期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综合征,而表现为运动失调、奔跑、休克乃至猝发性死亡。
4. 由于霉菌毒素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硬化甚至癌变,致使胆盐、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D、E ,的吸收减少,维生素D在体内的难以被活化为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的1,25-二羟维生素D,致使病鸡容易发生维生素A、D、E的缺乏症。如因股关节骺端软骨骨质疏松、坏死而易骨折、瘫痪;因维生素E缺乏而导致脑软化、液化,体内毒素过多临床表现为头颈颤抖等。-----由3-4条可看出治疗时最好配合葡萄糖,VC,保肝药。
5. 由于蛋白质未能在小肠得以充分的消化、吸收,致使在后端大肠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胺类增多,这些物质吸收后在体内产生的尿酸盐增多,导致排泄的白色粪便增加;粪便也会变的恶臭。
6. 由于胃肠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减少,血糖的浓度低下,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而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因此机体内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增强,病鸡将逐渐瘦弱而表现为恶病质。
7、腺胃是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器官.如果腺胃受损,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就会减少。胃酸分泌减少致使肠道PH升高,产生了两个不良结果:第一,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才最大;第二,大肠杆菌高发。因为,大肠杆菌在PH7—8时最容易繁殖。胃酸是肉鸡消化系统一种最主要杀菌物质,胃酸分泌减少,杀菌能力也降低,因此,导致肉鸡极易感染外源性病原微生物。
8、脾脏、胸腺、法氏囊三者均为鸡的免疫器官,同时脾脏也参与造血。受损使其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因此,患腺胃炎的鸡只极易发生其他病毒性疾病。鸡只表现为免疫抑制,因此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败,对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等易感性增加,这也是发病后期病鸡表现为“三炎”症状的原因管理是个很大诱因:环境,饲喂。
目前这两种变化都有且为混合感染,以霉菌及其毒素中毒造成发病率高,都易继发大肠杆菌,病毒病。
七、鉴别诊断:
1、和流感:流感主要表现全身各个脏器的变化。
2、和药物中毒或过量:也可造成肌胃内金糜烂,但有用药过量史.
3、和硫酸铜饮水过量:有浓度过高史。
4、和腺胃型马立克病:发病日龄主要发生于2月龄后。腺肌胃炎发病日龄远远早于马立克病的发病日龄。
5、腺胃炎和肌胃炎的表观不同之处:鸡发生腺胃炎时,鸡挑食严重,不采食大颗粒饲料。鸡发生肌胃炎时,过料严重。上两种情况多在鸡舍中表现混合感染。
八、腺肌胃炎的防治:
(一)、预防:
1、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尤其温度和通风。
2、控制好霉菌及其毒素的危害,这是目前最大帮凶。目前有的腺胃不肿,但腺肌胃间拉长,肌胃内筋糜烂,严重成白色块状,主见霉菌及其毒素感染。
3、从质量好的种鸡厂进雏。
4、使用SPF疫苗。
5、前期控饲,补脾。
(二)、治疗:
1、综合:以增强免疫力,解除免疫抑制,抗病毒抗菌消炎,健脾增食,对症治疗。
抗病毒首推干扰素,其次是黄芪多糖,利巴韦林的复方制剂和中药。
2、方法: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不含霉菌毒素的好饲料,增加脱霉剂的应用;注意健脾助消化;注意制酸和保护胃肠粘膜,注意肠毒综合症的发生和治疗;注意加一些免疫增效剂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意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或继发感染。
3、治疗考虑事项:目前治疗时一定要考虑有无霉菌及其毒素的参与并采取方法。
本病前期胸腺,法氏囊萎缩轻,18-19天左右鸡法氏囊小主要是法氏囊疫苗影响。
首先抓好管理,用脱霉剂去除饲料霉菌毒素,转移因子或黄芪(抗病毒,增强免疫力)+ 青霉素V +西咪替丁 + 甲硝唑 + 保肝健脾药 + VB(增食)。或把青霉素 + 西咪替丁 + 甲硝唑换成奥美拉唑+果胶铋 + B2 + 阿莫西林,如有拉稀配合痢菌净。
4、注意事项:
当腺胃严重肿大如球形时,这时分泌胃酸已少,不要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或制酸药。应配合酸制剂如醋以增加胃酸的浓度。目前这样的病例偏少。
有人说腺胃炎的腺胃环境有的是处于弱酸偏碱性环境,有的是处于强酸性环境,正常鸡的腺胃pH值在1.4-1.8,当检测出来pH值超过2.5-3,为胃酸分泌过少所致,但绝对不会形成偏碱性环境,pH值小于1.4时为强酸性环境。这点要注意。
本病尽量不用退热西药,因退热西药可加速肌胃糜烂程度,如发热退热可用柴胡注射液。


 上一篇:鸡腺胃炎及肌胃糜烂下一篇:夏秋季节谨防鸡痘